班級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是班級形象、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班級目標、班級制度、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精神和價值取向,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2017年1月7日,中學部骨干教師赴南京舉行了“班級文化建設的道與術”的主題論壇活動,在這個論壇上來自中學部的骨干教師對班級文化建設的道與術進行了主題發(fā)言與熱烈討論。
首先發(fā)言的是廖仕斌老師,她從三對反義詞入手,深入淺出的講解了自己在帶班時的道與術。
1、是與非。從一個乞丐勵志要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卻只羨慕另一個乞丐每天乞討到的錢比自己更多的故事來引出要對學生的認知進行矯正,讓其學會辨析是非。遇見事情后學會比較事情、討論事情,在結局和過程中學會辨析是非。例如一個孩子英語課上邊聽聽力,邊寫地理導學案,被批評后表現(xiàn)出來的不理智與沖動情緒,在老師引導孩子自身對事件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中,找到解:違反課堂紀律的背后是一心二用的不良思維習慣與行為習慣。
2、進與退。在尋求與任課老師的同盟的基礎上,與家長之間的“較量”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需要掌握好進退的天平。開學初的校車問題上老師對家長在微信群里的不恰當言論不依不撓與男生宿舍搬遷時的老師對家長言語的溫婉就是最好的例證。在與個別特殊學生家長溝通時的時而堅持上門家訪,時而退一步調(diào)整地點與時間,一進一退的松弛有度終獲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
3、大與小。在教育學生時不抱教條主義,靈活把握標準,隨意大小。全班就一個孩子的桌肚臟亂差,可能需要一個嚴厲的態(tài)度與嚴格的措施;而如果全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存在這個情況,可能就只需要一個溫柔的鼓勵與改正的時間與機會。
外在剛硬的廖老師,在進退之間詮釋著育人的哲理。
接下來王衛(wèi)青老師的發(fā)言從各國優(yōu)秀學生標準入手,圍繞伊頓公學校長好學生標準“熱情、社會責任感、恒心”展開了闡述。
根據(jù)這個標準,她制定了孩子初中四年的培養(yǎng)計劃:
預備、初一年級,著重于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陽光心態(tài)、團結協(xié)作能力,鼓勵發(fā)展業(yè)余愛好;初二年級鼓勵參加學科競賽,提倡參與班級管理與學校管理;初三年級鼓勵學習上互助拼搏。
結合四年培養(yǎng)計劃與伊頓公學校長好學生標準,開展班級的管理與文化建設。
1、熱情的培養(yǎng)。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熱情。利用班會課等陣地展示科學的魅力,例如給學生觀看一個美國青年學生因為家人癌癥而發(fā)明的檢驗檢測癌癥方法的視頻,讓孩子們認識到:學習,讓我們擁有去愛的能力。其次要培養(yǎng)對生活的熱情,例如鼓勵孩子們發(fā)展業(yè)余愛好,不僅僅是灌輸、強調(diào)業(yè)余愛好的意義,還落實成措施:開學初詢問、鼓勵,學期中展示、學期末獎勵等。
2、責任感的培養(yǎng)。責任感最先需要端正是非觀,引導孩子不要過度關注明星、消費等,營造積極的氛圍,例如給學生推薦好書《靠自己去成功》、《居里夫人》,給學生觀看兩彈一星的視頻。其次鼓勵孩子做班干部,承擔班級事務,并且制定量化考核等。
3、恒心的培養(yǎng)。要讓孩子知道老師對他們是高要求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學生的恒心來自老師的韌勁。對老師來說,恒心需要付出更多,早讀與早餐之間的糾結、午休與午自修的對抗、按時下班與陪伴學生的掙扎,這是一門需要博弈的學問。
外表溫婉的王衛(wèi)青老師內(nèi)心寬廣、堅毅,碩果累累。
接下來發(fā)言的是任江萍老師,唯一的一位劍橋班老師。她說老師的智慧是靈動的,也需要神秘感,不要讓學生知道自己下一步的行動;在有平臺展示的時候,作為后盾推動學生敢想敢做敢秀;在碰到問題學生時,因材施教與循循善誘是法寶。
陳欽誼老師的“以終為始,陪伴成長”讓孩子在進入預備的時候就帶著“你想讓自己四年以后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開始學習。根據(jù)學校的核心價值觀,給孩子從預備到初三分別制定了成長主題詞:自律、自主、自強、卓越。充分的相信孩子,定期開展精神引領活動,為孩子量身定做個人規(guī)劃表,讓孩子心神安寧的學習。
最后發(fā)言的是王繼華老師,她始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身處地的替學生著想,給孩子找精神上的依靠。她認為在繁雜的班級工作中,讓孩子看到班級事務背后的更大意義是很重要的。當然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學會把壞事變成好事,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在錯誤中成長。
這五位老師的發(fā)言,只是班主任們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取得成效的一小部分,但是卻讓我們有了大收獲,也有了反思。
道,是眼光,是戰(zhàn)略;術是手腳,是實踐。有道無術,魂不附體,只能坐而論道,束手無策,無法行動;有術無道,體不附魂,只能手忙腳亂,亂創(chuàng)亂試,事倍功半。
班級文化建設的道與術,吾將上下而求索。
Copyright 2000-2025 Shanghai Gold Apple School | 聯(lián)系我們
上海市民辦金蘋果學校版權所有 zb@jinpingguo.com 滬ICP備15014037號
上海金蘋果學校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巨峰路1555號 郵編:201208 訪問人數(shù):9154295